查看原文
其他

在会文,把社区作为方法

智渔 智渔
2024-08-04


前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海南文昌的小镇会文,翻开了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并在二十多年后,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水产养殖重镇。而今,依赖当地水质环境、长期粗放发展的业态,正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滨海湿地生态治理、水产养殖产业升级以及社区生计转型,成为了“一体三面”的关系。近年来,海南在地的环保机构不断发挥“协调者”角色,助推乡村生态振兴。为进一步助力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建立健全,维护多方共建、多元合力的场域,2022年起,智渔将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 (UNDP-GEF-SGP) 的支持下,面向海南在地多家环保机构、社工组织和社区行动者,以社区参与式工作方法和跨领域协作为导向,开展为期两年的能力建设项目,并在会文共创、共同实施保护行动,以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意识,减少对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01  水产养殖重镇的过去与未来


冯家湾灯塔的所在,从地图上看,像是一道镰钩的弯钩尖儿,当地人习惯把这里叫做老火线尾。在灯塔和左侧茂密的黄槿树林中夹道而行,向内走不到五十米,一片宽阔的滩涂就在眼前铺展开来。即使是工作日,也能见到不少游客携家带口到这里赶海,但其中只有几个当地人。


冯家村的滩涂,曾经是村民赶海谋生的地方,

现在见到的更多是游客

摄影:王松子


我们和曾哥坐在岸边,看着退潮后平静的冯家湾。一位拎着水桶和钉耙的村民走过时,他感慨道:“如果不是做了养殖,现在我也一样,要来这里摸螺。”据他所说,村里八成的人都在从事水产养殖,我们所倚靠的墙根,正是一家养殖场厂房的外墙。


八十年代初,我国农村土地实行家庭承包制,各户按人口或按人劳比例承包耕地。然而会文一带耕地面积少,曾哥所在的冯家村,当时有百来户人家,是周边人多地少问题最突出的村子,务农显然不是出路。1994年,先是靠赶海维生,而后又到建筑工地打过一阵工的他,辗转回到家乡会文。当时,距离海南省水产研究所在会文投建第一家虾苗繁育场,已过去将近五年。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当地不少人开始试水水产养殖。曾哥也从亲戚手里筹措资金,开起了自己的养殖场。二十多年过去,初建的10个养殖池,已经成为占地近4亩,拥有近70个养殖池、9个孵化池的养殖场,能够实现虾、螺幼苗繁育到养殖出塘的全养殖过程。


曾哥的养殖场以东风螺和虾的育苗和养殖为主,
左侧是养殖池,右侧是育苗室
摄影:王松子

在会文,像曾哥这样,靠养殖改变人生路径的人很多。他的从业历程,某种程度上,就是会文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缩影。


如今,那个在农耕产业里施展不开拳脚的小镇会文,已然发展起规模庞大的水产种苗繁育和养殖行业,形成了集海水苗种、养殖、饲料、饵料和水产品流通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拥有养殖水面近万亩,年产值超十亿元,逐渐成为海南乃至全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区。


会文能够实现这样的突破,除了技术推广的加持,还离不开当地优良的水质环境,而这得益于会文湿地——北起八门湾,南至冯家湾,长度约15公里,宽度1-4公里的滨海湿地。这片湿地,因拥有罕见的、阶梯式分布的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被誉为“教科书式的热带海岸”,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保护价值。


从航拍图片上就能看到,会文湿地沿岸,塘池星罗棋布。然而,由于海水养殖需要进行频繁的水体交换,长期粗放发展的业态,占了大范围滩涂用以架设养殖管道,养殖用水排放也造成水体淤泥、悬浮颗粒物增加及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问题。


会文湿地沿岸塘池密布,滩涂上可见抽排水形成的沟壑
摄影:孙诺

产业转型迫在眉睫。2019年起,文昌市政府开始在生态红线内开展水产养殖塘清退和生态修复工作一方面,斥资修建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逐步转移、集中管理当地的水产养殖活动,另一方面,加强环保整改力度,推进养殖场水管清理、改排和养殖尾水治理等工作。


曾哥的养殖场不在重点清退的范围内,但在福园村多家养殖场被拆除后,彷徨的感觉还是笼罩了他和其他的养殖户。聊起这个话题时,他指向身后的一家养殖场,和我们说:“这个场也做了好多年了,现在要是拆了,不知道一家人生活怎么过。”


事实上,对于产业向好、可持续发展,多数养殖户与政府有着共同的愿景,但当前会文所面临的产业升级,即从粗放式养殖转型为规范化养殖,养殖户在此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阻力在于:成本投入加增后收入出现落差、新的管理和养殖技术习得存在一定门槛、长期的生产习惯一时难以转换等。


滨海湿地生态治理、水产养殖产业升级以及社区生计转型,就这样成为了“一体三面”的关系,这个问题天然的复杂性决定了,会文的现状凭靠单一路径的手段难以发生系统性改变。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也曾跟我们感叹,政府花了很大力气补贴支持养殖户在后院盖沉淀池、曝气池等尾水处理设施,但往往由于养殖户不会用、不习惯用、怕麻烦,盖起来后并不一定能充分发挥原先设想的效能。这种单纯靠自上而下的传统行政手段推动环保治理的方式,在今日的乡村社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激发社区内生力量,让人们自觉向绿色的生产方式和行为习惯转变,正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期待实现的,即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背景下,充分调动社区参与,提高社区整体环境治理的意识


而社会组织在这其中恰恰可以充分发挥“翻译者”、“协调者”的角色,擅长跨领域、跨文化协作的社会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其与社区内外众多利益相关方灵活对话的优势,能把政策话语体系和社区的文化密码衔接起来,集成智慧,整合资源,创新综合解决方案。


02  社会组织如何参与?


近年来,海南在地的环保机构,都在尝试发挥各自的力量,从不同角度切入解决会文在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


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海南观鸟会从红树林、海草床生态系统出发,开展了关于海草、鲎、底栖生物和水鸟的调查监测,还包括重点水域的水质监测;智渔从渔业和社区生计出发,调查了附近苗种场和养殖场的规模、品种、产量、取排水情况等;松鼠学堂则从自然教育的角度,与当地社区小学开展了自然课堂、自然观察笔记等亲子活动…… 这些工作,为会文的环境治理和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料,也初探与社区发生关联的可能性。


会文湿地南兴村一带的观鸟屋,多家机构在周边开展工作
摄影:陶兴

大家不仅在各自专业的细分领域垦拓,也在横向地建立连结,希望能发挥跨领域协作的作用。


2021年底,“蓝色生态文明的海南实践研讨会”在文昌顺利举办,会上,围绕产业绿色转型、滨海湿地环境治理、社区保护实践等多个角度,水产行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环保组织、湿地保护单位代表、媒体等一线行动者进行了跨界对话。这次会议,为共谋更深度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研讨会上,社会组织、一线养殖户、
媒体记者展开了圆桌对话
摄影:陶兴

我们期待能够接续已有的基础,在会文,这个大家都共同关注和重视的地方,发展社区伙伴关系,识别社区行动机会,最终推动社区参与改善滨海湿地环境的联合行动落地。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尽管乐见社区能够积极参与环境治理,但要充分调动社区的自主性,往往还是“心向往之”,“行未能至”。多数在地的社会组织碍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区工作训练,社区参与的动员工作往往是依托项目做短期宣教,还停留在初阶阶段。如何与社区建立信任,如何找到攸关社区利益的撬动点,仍然是大家当前迈入社区的门槛。这对于社会组织发挥作为“桥梁”的作用,无疑是不得不直面的阻碍。


在以上愿景和客观现实面前,为进一步助力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建立健全,维护多方共建、多元合力的场域,我们认为,针对社区参与式工作方法和跨领域协作提供赋能,为后续更深入的区域间协同合作建立能力基础、知识基础、理念基础,将会成为必须要迈出的第一步。


随后,我们和多家社会组织的负责人或业务骨干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初步确认大家都希望能通过系统、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掌握社区工作方法。我们进一步争取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 (UNDP-GEF-SGP) 的支持,将从2022年起,面向海南在地多家环保机构、社工组织和社区行动者,以社区参与式工作方法和跨领域协作为导向,开展为期两年的能力建设项目。此外,共学参与者们还将搭建行动网络,在会文共创、共同实施保护行动,以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意识,减少对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03  考察、交流、碰撞


3月4-7日间,我们为即将开始的课程设计阶段,集中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走访,包括对参与者进行访谈以及到他们的项目地和会文周边社区走访。本次走访最主要的目标,是希望通过了解参与者此前在社区工作中的经验和挑战,以及他们对于培训的期待,来进一步明确赋能的需求,同时,借助对项目地和会文社区的调查研究,思考如何把实践演练融入到理论课程中。


在会文湿地周边社区进行实地考察
摄影:贺一彤

为了对社区工作有更深的理解,我们还去到乐东的海南和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拜访有着多年社区工作经验的吉家钦、黄静两位老师。


在吉老师发起重建的镜湖芬芳书院,我们把对社区的想象彻底打开。“社区”,可以是有空间边界的居民聚集地,可以是有共同需求但地缘关系不密切的一群人,从这个角度上看,会文的村落是一个又一个的社区,当地水产产业链上下游的不同利益相关方,也可以视作一个社区。而“社区工作”,本质上就是一种共管,是如何调动社区内外部各方力量参与到社区发展中进行共同治理。


镜湖芬芳书院筹建的资金大部分来自村民,
是社区参与公共事务的样本
摄影:王松子

从我们对参与者的访谈结果来看 ,很多环保机构目前都和社区有一定的距离。对此,吉老师的建议是,不要“害怕”社区,姿态要灵活,要“溜”进社区,不要直奔主题,多做铺垫,再导向环境保护。很多时候环保机构的项目目标,表面上和社区的切身利益关联并不直接,所以关键点在于如何翻译,使其和村民的生产生活变迁联系起来让村民意识到村落的生态环境变化是如何影响他们及其后代的生活。


吉老师认为,一则可以通过传播,与社区建立联系。参照乡村之眼的案例,挖掘当地传统文化,理清人、环境、社会的关系。或以口述历史的工作方法,进行当地的社区环境史研究;二则通过危机建立联系,识别问题,协助解决问题,比如智渔在儋州海头社区开展工作时,发现养殖户苦于养殖病害无法有效诊断和用药,就召集专家为他们提供义诊,以此获得信任。


在镜湖芬芳书院的院子里,

我们和吉老师就社区发展问题讨论交流

摄影:贺一彤


这些建议,为当前最核心的问题,即如何把单一方向的宣教,变成可激发社区参与的一种手段,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切入路径。我们也借此初步明确整体的课程设计,将会结合大家做社区宣教的实际需要和初探社区的工作阶段,探索社区参与如何作为一种更深度的社区教育和赋能方式,目标就是让“降落伞”式的社区宣教变成充分的对话,真正促成社区成员的意识转变,同时转化参与者们对社区发展的意识和想象


目前,课程的策划设计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从四月起,我们就会在线上社群组织大家共读,并邀请有丰富社区工作经验的老师分享行动案例。第一期培训,也将在六月底启动。为了惠益更多参与社区发展工作的同行者,我们还会持续整理、共享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学习资料和实践经验,希望能借此激发更多行动。









          


作 者
 王松子

在岑村桥和狮子山脚下读中文系的岛民,小时候觉得自己妙笔生花堪当文豪现在每篇稿件平均被退稿三次的写作苦手,近期乐事是到渔村东看看西看看。









hi~ 还有你想看的











END转载声明

本文由智渔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作  者丨王松子排  版丨易凤婷

感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对智渔提供支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智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